一定要学会放下:五首古诗道尽人生通透,读完心自安然
发布日期:2025-08-16 17:26 点击次数:181
谢谢大家支持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中讨论分享下面我们来欣赏今天的内容图片
人这一辈子,就像走一条长长的路。年轻时总想着往前冲,追着风跑,以为终点一定有什么了不得的风景,非要把“为什么”问个明白,把“得不到”挂在心上,闹得自己寝食难安。直到走得久了,脚底板磨出了茧,看过了花开花落,经历了人来人往,才忽然懂了:原来人生哪有那么多“必须”和“应该”?那些曾让你辗转反侧的事,不过是路上的小石子;那些让你耿耿于怀的人,不过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就像老辈人说的“日子过着过着,就淡了,也透了”,不是麻木,是终于学会了和生活握手言和。图片
以下五首古诗,字里行间藏着的,都是“活到一定岁数,自然就懂了”的道理。一、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诗酒趁年华,是放下后的轻盈全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这首词,读来像春日里的一阵风,带着点暖意,也带着点“算了吧”的洒脱。他站在超然台上,看春风拂柳,看春水绕城,看满城繁花,忽然就想通了:与其对着故人思念故乡,不如点上新火,泡杯新茶,趁着年华正好,喝杯酒,写首诗。这“诗酒趁年华”里的通透,是历经坎坷后才有的觉悟。“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起笔就带着温柔。春天还没过去,风轻轻的,柳丝斜斜的,一切都刚刚好。这让我想起年轻时的春天,总觉得“春宵苦短”,非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不算辜负。其实哪有那么多“意义”?风拂过脸颊是真的,柳丝在眼前晃是真的,这些平凡的瞬间,就是春天最好的样子。“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是站得高了,看得远了。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建了这座超然台,站在台上,能看见护城河的春水,能看见满城的花,还能看见烟雨中的千家万户。这景象里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寻常日子的安稳。就像文中说的“平凡中自有温暖”,年轻时总觉得平凡是“没出息”,老了才懂,能守着这满城烟火,就是最大的福气。“寒食后,酒醒却咨嗟”,是心里的那点过不去。寒食节刚过,酒醒了,想起些往事,忍不住叹气。苏轼这时候,心里是有牵挂的——牵挂故乡,牵挂故人,或许还有点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谁还没点“咨嗟”的时刻呢?工作不顺心时叹口气,感情受挫时皱皱眉,都是人之常情。但他厉害的地方在于,叹完气就放下了:“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别再对着故人思念故乡了,没意思;不如拿上新火,泡杯新茶,趁着年纪还不算老,喝点小酒,写点小诗,多好。这不是逃避,是懂得“日子总要往前过”。就像下雨了,你总不能一直站在雨里哭,得找个屋檐躲躲,等雨停了再走。图片
全诗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旧交半在鬼录,新贵多是黄口。浮生只合樽前老,雪满长安道。黄庭坚这首诗,读来有点“冷冷的清醒”。他把自己的身体比作旅店里的临时住处,说世事把黑发都磨疏了,还问“到底有几个人真能得到那只鹿?”又说自己整天像在梦里变成鱼一样糊涂。这背后藏着的,是看透“执着皆虚妄”的通透。“此身天地一蘧庐”,这话听着有点凉,却实在。“蘧庐”是古代驿站里的房子,供人临时歇脚用的。人这一辈子,在天地间不就像住旅馆吗?来的时候赤条条,走的时候空落落,什么都带不走。年轻时总想着“我要拥有很多东西”,房子、车子、票子,一样都不能少,老了才懂,这些不过是“旅馆里的摆设”,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像文中说的“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看着光鲜,太阳一出来,风一吹,就没了。“世事消磨绿鬓疏”,是时光的痕迹。日子一天天过,烦心事一件接一件,不知不觉,黑头发就变稀了,白头发倒多了。黄庭坚写这首诗时,已经经历了贬谪,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头发大概也疏了不少。但他没抱怨,只是平静地说出这个事实。就像我们看着镜子里的皱纹,叹口气,然后该做饭做饭,该带孙子带孙子——日子就是这样,磨掉了青丝,也磨出了从容。“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是对“执着”的反问。“得鹿”是个典故,讲有人砍柴时得了只鹿,藏起来,后来忘了藏哪儿,就以为是做梦。黄庭坚问:到底有几个人真能得到那只“鹿”呢?大多数人不都像在梦里变成鱼一样,糊里糊涂地追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吗?“旧交半在鬼录,新贵多是黄口。浮生只合樽前老,雪满长安道”,是看透后的淡然。老朋友一半都不在了,新起来的权贵多是些毛头小子,没意思。这辈子啊,不如在酒杯前慢慢变老,看长安道上的雪落满一地,多清净。这不是消极,是懂得“聚散离合都是常事”,与其追着那些留不住的人和事跑,不如守着眼前的酒,眼前的雪,安安稳稳过余生。图片
全诗平生薄名宦,所愿得早休。归踏长安道,恍然皆旧游。西湖隔城门,放浪输白鸥。当时见种柳,已足系巨舟。挂冠当自决,安用从人谋。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陆游这首《还都》,像一位老人坐在藤椅上唠家常,说的都是实在话。他这辈子官做得不算大,也不算顺,却活得明白:别拿有限的生命,去装那些没完没了的愁,不值当。这“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的劝告,比任何大道理都贴心。“平生薄名宦,所愿得早休”,是打心底里的想法。陆游不是不想做事,他想收复中原想了一辈子,但他讨厌官场的那些弯弯绕绕,所以“薄名宦”,只希望早点退休。这就像现在的人,不想卷了,想早点“躺平”,不是没追求,是看透了“名宦”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犯不着为它累死累活。“归踏长安道,恍然皆旧游”,是时光的恍惚。回到长安(这里指临安,南宋的都城),走在熟悉的路上,忽然觉得像做梦——以前来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好像就在昨天。这感觉,谁老了没体会过?回到小时候住的巷子,看见墙角的老槐树,突然就想起几十年前和小伙伴在树下弹玻璃球的日子,恍惚间,好像自己还是那个小孩。文中说“看过许多朋友的故事”,其实我们自己的故事,也在这“恍然”里,慢慢变成了回忆。“西湖隔城门,放浪输白鸥”,是羡慕那份自在。西湖就在城门外,可自己被俗事捆着,没法像白鸥那样自由自在地飞。陆游这辈子,心里装着国家大事,装着百姓疾苦,很难“放浪”。但他知道“放浪”是好的,就像文中说的“潇洒自由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每个人的活法不同,他选了自己的那条路,就认了。“当时见种柳,已足系巨舟”,是时光的力量。当年种下的柳树,现在已经长得很粗,粗到能系住大船了。这柳树多实在,你种它,它就慢慢长,不声不响,却有了能“系巨舟”的力量。就像文中说的“生活里那些悄然改变你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雪落无声的点滴温柔”,日子一天天地过,你以为没什么变化,其实你已经被时光磨成了另一个模样——更沉稳,更淡然。“挂冠当自决,安用从人谋”,是自己做主的勇气。什么时候退休,自己说了算,不用听别人的。这在现在看来不算啥,但在古代,官员退休是大事,得朝廷批准,陆游却觉得“自决”就好,可见他多不把“名宦”当回事。这就像现在的人,不想干了就辞职,不管别人说“你傻啊”“这么好的工作丢了可惜”,自己的日子自己说了算,痛快。“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是全诗的魂。人这一辈子就这么长,像蜡烛,烧一根少一根,别拿它去照亮那些“无尽愁”,不值。工作不顺心,愁几天就够了;感情不好,难过一阵就放下;别人不理解你,解释一次就行,没必要天天愁眉苦脸。陆游这辈子够愁的了——国家没统一,自己仕途不顺,可他没被愁压垮,该写诗写诗,该抗金抗金,这就是“不供无尽愁”的智慧。图片
全诗一家久寄浙江滨,倏忽如今二十春。须信百年都似梦,莫嗟万事不如人。樽中有酒何妨醉,箧里无金未是贫。但看故乡荣达者,算来多葬北邙尘。潘阆这首诗,是劝哥哥的心里话,没什么华丽辞藻,却字字在理。一家人在浙江边住了二十年,他劝哥哥:别觉得自己万事不如人,人生就是一场梦,到最后大家都一样,埋在土里。这“莫嗟万事不如人”的劝告,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一家久寄浙江滨,倏忽如今二十春”,是日子的快。一家人在浙江边住了很久,二十年一晃就过去了。这“倏忽”两个字,写出了时光的无情。小时候觉得二十年是“一辈子”,老了才懂,二十年就是“一转眼”。就像文中说的“从蹒跚学步到风尘仆仆”,好像昨天还在妈妈怀里哭,今天就抱着孙子笑了,日子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须信百年都似梦,莫嗟万事不如人”,是劝人的关键。你得信,这辈子就像一场梦,别老叹着气说“我啥都不如别人”。这话说得糙,理却不糙。谁没羡慕过别人?羡慕别人有钱,羡慕别人工作好,羡慕别人家庭幸福。可羡慕归羡慕,别“嗟”,别唉声叹气,因为你不知道别人背后有多难。就像文中说的“谁又看到,他们背后的压力与付出”,你只看到他开豪车,没看到他天天加班到半夜;你只看到她家庭和睦,没看到她为了维持和睦忍了多少委屈。“樽中有酒何妨醉,箧里无金未是贫”,是对“富”和“贫”的重新定义。酒杯里有酒,就不妨喝醉;箱子里没钱,也不算穷。这观念在现在可能有点“过时”,但理是对的——幸福不是看你有多少钱,是看你能不能从日子里找到乐子。有酒喝就醉一场,没酒喝就喝杯茶,有钱多花点,没钱少花点,日子是自己的,何必跟钱较劲?就像村里的王大爷,一辈子没钱,却天天乐呵呵的,见人就笑,你能说他“贫”吗?他的快乐,比那些有钱却天天愁眉苦脸的人多得多。“但看故乡荣达者,算来多葬北邙尘”,是最狠的劝。你看看老家那些风光过的人,最后不都埋在北邙山的土里了?北邙山在洛阳附近,是古代有名的墓地,多少达官贵人都葬在那儿。这话说得有点“煞风景”,却最实在——不管你多风光,多有钱,最后都逃不过一死,跟那些“不如你”的人没区别。所以别老觉得“不如人”,大家终点都一样,过程活得舒坦就行。文中说“幸福不是比较来的”,潘阆早就懂这个理。他劝哥哥,也劝我们:别跟别人比,别叹自己苦,有酒就醉,没金也不算贫,人生一场梦,醒了就啥都没了,不如梦里活得痛快些。图片
全诗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冯道这首诗,像村口的老槐树,看着普通,却藏着大道理。他说人这辈子穷富都是命,别老叹气;只管做好事,别问将来怎么样;冬天过去了冰自然化,春天来了草自然长,天道就是这么分明。这“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的豁达,是多少人想学都学不来的。“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是对“命”的坦然。这里的“命”,不是迷信,是“顺其自然”。冯道这辈子,经历了五个朝代,侍奉过十个皇帝,被人骂“没骨气”,也被人夸“会做官”,他见过太多起起落落,所以懂“穷达由命”——不是说不用努力,是努力了还得不到,就别强求,别叹气。就像文中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年轻时总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老了才懂,有些事真的急不来,叹气没用,不如歇歇。“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是活在当下的智慧。只管做好事,别老问“我将来能怎么样”。冯道这话,不是说不规划未来,是别被“前程”捆住手脚。你今天帮了别人一把,别想着“他以后得报答我”;你认真做好手头的工作,别想着“老板会不会给我涨工资”。就像文中说的“你豁达一点,不执着了,缘分却自动来了”,做好事,就像播种,你别天天扒开土看长没长,时候到了,自然会结果。“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是自然的理。冬天过去了,冰肯定化;春天来了,草肯定长,这是天道,谁也改不了。这理用到人身上也一样:你受的苦,就像冬天的冰,总有化的一天;你付出的努力,就像春天的草,总有长起来的一天。别着急,别上火,该来的总会来。就像文中说的“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冬天再冷,也会过去;春天再晚,也会到来。“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是把道理说透了。你看看这自然规律,多分明:冰化草长,各有其时。人也一样,该穷的时候穷,该富的时候富,该苦的时候苦,该甜的时候甜,都有定数。不是说不用奋斗,是奋斗了还不行,就认了,别跟自己过不去。冯道能在五个朝代里活得好好的,靠的就是这“知天道”的智慧——不较劲,不执着,做好自己的事,其他的交给时间。图片
人生不过一场路过,看淡即是晴天五首诗读下来,像喝了五杯热茶,暖暖地流进心里。苏轼的“诗酒趁年华”,教我们放下过往,珍惜当下的点滴美好;黄庭坚的“毕竟几人真得鹿”,点醒我们别被虚幻的执念困住;陆游的“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告诫我们别让烦恼耗尽生命;潘阆的“莫嗟万事不如人”,劝我们别在比较中弄丢了自己;冯道的“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指引我们在踏实做事中寻得心安。这些诗人,谁没经历过坎坷?苏轼被贬多地,黄庭坚仕途不顺,陆游壮志未酬,潘阆一生漂泊,冯道身处乱世,可他们都没被生活压垮,反而在岁月里磨出了通透——原来人生本就没有固定的剧本,没有必须达成的目标,所谓“答案”,不过是活过、熬过、放下后,心里那点“哦,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年轻时总觉得“活得明白”是件很难的事,要读很多书,走很多路,遇很多人。老了才懂,活得明白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孩子哭闹时,能笑着说“没事,哄哄就好”;在工作出错时,能坦然说“下次注意”;在朋友离开时,能挥手说“有空常来”;在自己老了时,能对着镜子说“这辈子,值了”。图片
就像文中说的“愿你我都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得自在,活得坦荡”。有泪就哭,有笑就笑,不用假装坚强,不用刻意讨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原谅生活的不圆满。毕竟,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终点有什么,而是路上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活到最后,你会发现:那些曾让你辗转反侧的执着,那些让你耿耿于怀的纠结,真的只是“庸人自扰”。就像风吹过湖面,当时涟漪很大,过后却平如镜面。不如学着诗人们的样子,笑一笑,喝口茶,告诉自己:“没事,日子还长,慢慢来。”如此,便好。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2025年6月截至第1周巴西累计装出铁矿石860.49万吨
下一篇:没有了